復寫紙是怎么來的?
發布時間:
2024-11-15 16:21
來源:
復寫紙,這一在日常生活中被廣泛應用的文具用品,通常被人們俗稱為印藍紙,亦有稱之為拓藍紙或普通復寫紙的。它是一種經過特殊處理的紙張,表面涂有一層蠟質顏料,專門用于復寫或打字,以便將文字或圖像從一個紙張上轉移到另一張紙上。這種紙的制造過程相對復雜,需要將由蠟、油類以及有色油溶性染料等多種成分組成的涂料,在嚴格控制的溫度條件下,即在90℃~95℃的范圍內,均勻地涂布到原紙的表面。經過這一步驟后,紙張還需經過冷卻和陳化等一系列后續處理,以確保涂料能夠牢固地附著在紙面上,并具備良好的復寫效果,終變成我們所熟知的復寫紙產品。
根據復寫時顯現的色跡,普通復寫紙可以細分為兩大類:藍色復寫紙和紅色復寫紙。藍色復寫紙在復寫時會產生清晰的藍色字跡,而紅色復寫紙則會產生醒目的紅色字跡,這兩種顏色的選擇主要取決于用戶的具體需求和使用場合。
此外,按照復色面的不同,復寫紙還可以進一步分為單面復寫紙和雙面復寫紙。單面復寫紙僅在紙張的一面涂有復寫涂料,因此只能在這一面進行復寫操作;而雙面復寫紙則在紙張的兩面都涂有復寫涂料,因此可以在兩面都進行復寫,提供了更加靈活的使用方式。
上一頁
相關信息